聚焦群众关切 持续深化整治
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定不移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决惩治“蝇贪蚁腐”。要坚持办案引领,紧盯党中央关于乡村全面振兴、惠民惠农、防止规模性返贫等方面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构建纪委监委滚动筛查、以案循线深挖、带案下访接访、信访举报受理、直接巡村排查、行业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摸排机制,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严惩不贷。要强化靶向纠治,坚持个案清除、类案分析、研判规律、系统施治,抓好重点整治项目,深化运用点题整治机制,统筹纪委派单、部门接单,全面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性、系统性顽疾。要坚持查改治贯通,一体推进惩治防,把以案促改促治贯穿案件查办、整改纠治、警示教育等各方面统筹谋划,对同行业、同系统、同区域的典型案件开展类案分析,找准制度建设、权力配置、监督机制等共性原因,深化系统施治,促进完善制度,提高治理效能,从源头上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
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要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认真履行协助职责,贯通运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主体责任督导、述责述廉、政治巡察、追责问责等手段,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本地区各级党委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要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坚持管行业管业务必须强监管,加强对行业行风建设的监督,坚决纠正监管缺失、管党治党乏力等问题,以抓机关、带系统、促基层,推动行业管理、属地管理贯通联动,坚决防止以纪委监督责任代替监管责任。要压实基层党组织责任,从严肃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组织生活抓起,以工作指引明方向,以全覆盖宣讲教方法,督促基层党组织严格管理标准、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带动知责、担责、履责。要构建责任全链条,总结拓展市委市政府领衔主抓、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县(区)和部门主治、人大和政协监督、乡镇(街道)村(社)协同作战、全民参与的责任体系,健全完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线索移送、协作联动、人才支撑等制度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用大数据赋能,推动各责任主体深度融合,形成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责任体系。
全面强化基层监督。要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深化落实《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持续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力量配置,深化乡镇纪检监察片区协作,探索推动乡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持续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要深入开展对村巡察,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统筹市县联动巡、乡村一体巡,紧盯村“两委”班子特别是“一肩挑”人员,优先对软弱涣散村、社情复杂村、资源丰富村、发展滞后村开展巡察,逐步实现全覆盖,推动巡察直抵基层末梢。要在更大范围整合监督力量,聚焦解决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地广人稀监督差异大、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度大、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差距大等问题,探索构建市纪委监委统一领导、监督检查室主导、县(区)纪委监委配合、乡镇纪检监察协作片区参与的市域“大协作片区”,通过市级督战、室组主战、县乡参与、直插基层,推动基层监督部署指挥更加有力、资源整合更加有效、措施手段更加协同,将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决守护民生福祉。要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昌都落实情况,强化监督检查,以严明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强力办好民生实事,健全完善社情民意收集机制,用好“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深化推进“一乡镇一实事、一县(区)一亮点”,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群众期盼的实事好事,以解决“一件事”带动办好“一类事”,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要深化为基层减负,坚持减负与赋能双管齐下,加强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深入整治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以及研究政策不深入、部署工作不精准、督促指导不到位,导致下级难以落实、增加基层负担等问题,推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常态化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切实让人民群众更直接更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王世玉 作者系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上一篇: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