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 “督、查、改”同向发力 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村社会治理、集体“三资”管理历来是农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铁西区纪委监委把农民身边的事确定为重点监督项目之首,深化运用协同联动监督机制,突出办案与治理并举,全方位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领域相关工作,推动摸清底数、规范权属、有效利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监督保障。
区纪委监委强化协同联动,构建监督网络,深化“室组”协同,纪检监察室会同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区农业农村、农经、自然资源等相关单位提供的乱占耕地、资产清查、资金发放台账等方面材料梳理分析,做到信息互通、问题汇集。同时,强化“组室地”协同,整合相关工作联络指导组、纪检监察室、乡纪委监督力量,加强信息共享、发现问题、深挖线索、案件查办、督促整改的衔接配合,构建贯通协同的立体监督网络,同向发力、集中攻坚。
人民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就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关注点着力点,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以案件查办引领全局,深挖彻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近年来,区纪委监委围绕农村“三资”问题,处理处分29人。案件多为非法占有耕地、违规发包机动地和林地、违规使用大额资金报销费用的问题。为此,针对集体资产清查存在的各类问题,下发工作提示函,督促制定了《平西乡“三资”管理制度》,认真排查村账,把长期挂账的往来账、呆死账进行核销,做到账目清晰,并建立资金资产台账,确保规范运行、有效利用,以有力监督推动守好村集体“钱袋子”。
围绕机动地平台交易占比不高的问题,区纪委监委积极推动机动地发包入市交易,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农村集体产权入市交易工作中存在的土地发包面积不明确、发包时间过长或超期等问题,建立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监管平台APP,全方位监督平西乡土地交易情况,进一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平台化、信息化管理,使集体土地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通过信息平台、村务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定期向村民公布“三资”管理情况,包括财务收支明细、资产资源变动情况等,接受村民的广泛监督。
区纪委监委按照“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理、早解决”的工作思路,针对查办案件时,暴露出个别村失管失控垃圾集中堆放问题,联合农业农村、农经、环保等单位举一反三,对平西乡20个村全面排查、整改,修复55处破损的垃圾堆放点,复原使用5处村民私自封堵、改变用途的垃圾堆放点、粪污点,对4个村的临近河道垃圾堆放点关闭处置,采取投放垃圾筒、保洁员定时定点收集的措施。“以前村里的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弄得村里又乱又脏,多亏了纪委的同志,现在有人按时来清运垃圾,环境干净多了,看着比以前舒心多了。”村里群众高兴地聊起了最近的变化。
“民生无小事,件件连民心。”区纪委监委将紧盯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从一个个监督“小切口”入手,督促职能部门在长效化“答题”中做细做实为民“大文章”,使群众切身感受到真变化真成效。